總裁研修
馬約翰故居:運動生機潤故園
1914年至1966年10月(除抗戰時期隨校南遷),馬約翰(1883~1966)一直生活在清華園,先后在照瀾院16號和勝因院31號居...
2015-05-13 12:34:57季羨林:1930—1932年的簡略回顧
1930年夏天,我從山東省立濟南高中畢業。當時這是山東全省惟一的一所高中,各縣有志上進的初中畢業生,都必須到這里來上高中。俗話說千軍萬馬獨木橋。濟南省立高中就是這樣一座獨木橋。 當時的北平有十幾所大學,還有若干所專科學校。學校既多,難免良莠不齊...
2015-05-13 12:30:29施一公獲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 系首位獲獎中國學者
北京時間3月31日晚11點,當地時間下午5點,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年會的頒獎典禮上,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榮獲2014年愛明諾夫獎(Gregori Aminoff Prize)。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為施一公頒獎,獎勵他過去15年運用X-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...
2015-05-13 12:29:56梅貽琦故居:回憶園中好風景
回憶園中好風景 梅貽琦故居 1931 年,梅貽琦受命執掌清華,把家搬進了甲所,從此開始了長達17年的校長生涯。 梅貽琦1889年生于天津。1909年投考第一批庚款留美生被錄取,在美讀電機工程。1915年,梅貽琦到清華任教,自此嘔心瀝血,服務清華終生,他一生的業...
2015-05-13 12:29:09曹禺:“水木清大”與《雷雨》
寫《雷雨》,大約從我十九歲在天津南開大學時動了這個心思。我已經演了幾年話劇,同時改編戲,導演戲。接觸不少中國和國外的好戲,雖然開拓了我的眼界,豐富一些舞臺實踐與作劇經驗。但我的心象在一片渺無人煙的沙漠里,豪雨狂落幾陣,卻立刻滲透干盡,又干...
2015-05-13 12:28:12李為揚:和朱自清先生過從的回憶
我在中學時代,早就讀過朱自清先生寫的背影和荷塘月色兩篇著名的散文,但是并沒有注意到作者究竟是何許人氏. 1934 年夏,我在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畢業,考取北京清華大學。 1934 年9月,清華大學揚中校友會開成立大會于清華園工字廳,計出席校友25人。這次會議...
2015-05-13 12:27:35錢偉長:為“科學救國”我棄文學理
進入大學第一件事就是選系。我在中學里確實愛好文科,面對理科特別是數學、物理視為畏途。但在九一八事變后,我和大多數青年一樣激發了科學救國的熱情,可是也并不理解科學是什么,以為數理化即科學,所以我就決心棄文學理。學校里既然有吳有訓這么一位人人...
2015-05-13 12:26:57吳晗故居:含笑遙望著遠方
吳晗、袁震在西院12號 吳晗同志從一個勤奮治學、追求真理、不斷進步的歷史學家和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的道路,是本世紀我國知識分子前進的光明大道。這是彭真對吳晗的評價。吳晗人生道路的轉變,始自清華為他播下知識與正義的種子,曾居住的西院...
2015-05-13 12:26:06